——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——
农业行业垂直网站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的基本情况
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座落在阆中市原宝马乡境内(注:原宝马乡在建制调整后并入了洪山镇),拥有成片桑园1157亩,桑树70多万株,涉及370家农户。
上世纪80年代,原宝马乡90%以上的农户家家栽桑,户户养蚕,桑园面积达4800余亩,年养蚕量5500多张,年产茧量达190多吨,成为了南充市栽桑养蚕的典范。阆中市委、市政府充分发挥“宝马效应”,创建了从栽桑养蚕,缫丝织绸、地毯加工、制种等“一条龙”发展模式,全市50%以上的城乡居民吃上了蚕桑丝绸饭,打造了特色的经济板块。
到了90年代,国际市场蚕茧价格下跌,国内在政策上向种粮倾斜,农民挖桑种粮,加之农村劳动力转移,蚕桑业步入了衰退期。原宝马境内桑园面积缩减到不到1000亩,农户分户养蚕不到300张。面对严酷的现实,洪山镇委、镇政府创新工作思路,抓住“东桑西移”的契机,于2019年引进农业企业家董泽发,将原宝马乡境内仅存的1000余亩连片桑园,发包给董泽发。董泽发承包后投资120多万元,建立了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,实行规模化经营,公司化管理,农户分红的创新机制。新的机制,创出新的业绩。2021年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养蚕量达到1000张,产茧 吨,收入可达105万元,农户分红达50万元,实现了恢复性的快速增长。预计2022年养蚕2300张,产茧90吨,收入可达 万元,蚕桑产业初具规模。
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探索出了一条重振蚕桑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
栽桑养蚕是见效快、收益高、一次投入,多年受益的特色产业。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以新的理念,构建新的蚕桑产业发展格局,再次显现了引领蚕桑产业发展,重振南充丝绸雄风的“宝马效应”。
一是推进农民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经济振兴。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常年雇请当地农民工12000余人次,付给人工工资80多万元,再加50万元的利润分红,为370户农户增收130多万元,人平增收1000多元,为振兴当地经济开辟了一条新门路。
二是突出综合开发,打造桑园综合体。桑树浑身都是宝,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充分利用,综合开发。桑叶主要用于养蚕外,并制成春桑茶、霜桑茶、复合桑茶等,在茶叶市场和中药材市场获得很好的评价。用桑叶养羊、养兔等家禽家畜,承接了老传统。利用桑椹酿造桑椹酒、桑椹醋等很受人们欢迎。用桑枝生产香菇、平菇等各种菌类正在探索之中。综合开发为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,目前虽未形成规模,但已显示了蚕桑业发展方向,体现出了蚕桑综合体的强大生命力。
三是挖掘桑蚕文化,推动乡村旅游。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利用千亩连片桑园,着力打造桑园观光集散中心。桑园观景、桑果采摘、养蚕体验、桑茶品尝等受到了游客的青睞。两年来,观光游客已达 人次,成为阆中古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,为推动乡村旅游发挥了示范作用。
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面临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建议
一是园区基础设施薄弱。园区内没有相应的水利设施,靠三轮车运水保灌溉,一遇天旱,桑树大面积枯萎死亡,几近绝收。园区更没有生产管理用房,连最基本的生产道路都不通,施肥、桑叶采摘都是靠人工背运。吃、住、玩等旅游配套设施一应俱无,给游客带来极大不便。
二是生产方式传统。目前在养蚕、摘茧全部用原始人工操作,无机械化,半机械化生产措施。同时缺乏深加工和多元开发手段,导致桑椹、桑枝大量资源浪费,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。
三是缺乏项目资金支持。近几年,国家对建设新农村发展其他产业给予大量投入,但蚕桑发展缺乏专项投资,造成园区无法发展壮大和完善功能,建设发展缓慢,效益低下。
宝马蚕桑产业示范园遇到的困难,折射出整个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。为了着力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,重振南充丝绸雄风,我们建议:
(一)强化领导,抓好政策扶持。市、县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蚕桑工作领导,把发展蚕桑产业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位置来抓,加大管理、考核、奖惩和政策支持的力度,用好用活各部门对蚕桑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。
(二)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。要把蚕桑产业发展列入农业综合开发、退耕还林等农业发展项目之中,列项扶持,统筹管理。其次,给蚕桑产业以种粮直补的待遇。再次,金融部门应把蚕桑产业纳入了小微企业,给予贷款扶持。第四,蚕茧价格偏低、出现亏损时,政府给予一定补贴,帮助蚕桑产业渡过难关。
(三)加怏园区基础设施建设。要把园区的水利、交通、生产管理、综合开发、深度加工、旅游附属设施等配套齐全,逐步完善园区的综合功能,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。
(四)注重科技投入。一是建立健全各级技术服务网络,加强对蚕桑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。二是普及推广优良品种,选择生长速度快,抗逆性强,叶质优,产量高的桑树品种,为蚕桑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。三是逐步实现蚕桑生产的机械化,半机械化,确保现代化蚕桑产业体系的有效建设和健康发展,为重振南充丝绸雄风作出贡献。(南充市老科协农业分会)